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位於澎南地區的青灣,距離馬公市區約12 公里 ,機場約9 公里 ,交通便捷。
全區總面積將近 6 公頃 。1978 年以前是海軍第二軍區小艇隊的基地,1989 年之後,成為澎湖縣政府規劃之「澎湖栽培漁業中心」的預定地,2000 年6 月正式成為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。
主要從事:
澎湖海域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調查
大型藻類海中造林
青灣珊瑚生態系棲地改善及復育
海域重要水產生物種原之培育
鱟之繁養殖試驗 ...... 等
澎湖海域重要水產生物之培育研究:
有:象牙鳳螺、海馬、鱟 ...... 等
關於:
象牙鳳螺:為台灣沿海經濟性螺類,由於資源銳減導致價格上升,此螺成長快,對環境抵
抗力強,群居適合高密度養殖,為極具養殖發展潛力之海水螺類。
海馬:全世界34種海馬中,台灣周邊海域就有「庫達海馬」、「三斑海馬」、「棘海
馬」、「長棘海馬」以及「巴氏豆丁海馬」。海馬除了深受水族觀賞者喜愛外;對
東方人而言,海馬也是一種十分高貴的中藥藥引。為了因應海馬市場需求與紓解海
馬野生族群數量的減少,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,近年來積極進行海馬的人工繁殖
工作,希望可藉此為海馬的保育工作盡一份心力。
鱟:又稱為馬蹄蟹,被稱為「活化石」。在演化研究、醫學應用及潮間帶健全指標上,都
相當重要。一、二十年前曾廣泛分布於台灣西部沿海,近年來由於人類對沿海及潮間
帶嚴重的污染與破壞,中國鱟有滅絕之虞,僅剩下金門與澎湖兩地尚有鱟的棲息繁衍
'之處。澎湖地區鱟也面臨生存危機,急需進行復育與保育的工作。
相關新聞:
資料來源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